7月28日這個星期四, 我又繼續參加第二場亞都飯店與南村落的<今年夏天 輕活一下好法門>. 這次的主題是~ 諾曼第美食美酒旅行.
地點仍舊是在亞都的巴賽麗廳 (La Brassier). 這是今日菜單~~
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韓良露在開場的時候提到, 以往的夏天, 她與先生都會安排出國旅遊, 但今年因為某些私事, 無法出國旅行, 所以現在這每周一次的餐會, 可讓她回味法國並神遊其中. 重點是~ 台北的小神遊, 回味不一定比當下差.
回到主題, 韓老師提到諾曼第的食物特色~~ 法國諾曼第曾經是挪威維京人的殖民地, 所以諾曼第的人長得比較高壯, 與典型的法國高盧人種是不同的. 也因此諾曼第的飲食喜歡高蛋白, 料理也比較高熱量, 比較rich. 一般來說, 諾曼第人的平均體重比巴黎人多30%, 所以諾曼第料理雖然曾經在法國非常受歡迎, 但現在在法國並不像過去那麼受歡迎, 反而與普羅旺斯料理風水輪流轉. 不過, 法國有許多著名的名菜是諾曼第料理, 這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正因為諾曼第的料理比較rich, 所以秋天與冬天是最適合造訪諾曼地的季節.
等待時間, 依舊是先上麵包.
前菜是~ 奶油南瓜濃湯 (Cream soup with pumpkin): 非常濃稠好喝, 但夏天喝這款湯, 真得好rich喔.
主菜是~ 諾曼第麥年比目魚 (Sole Meunière: pan fried sole, lemon, parsley & butter souce)
這是諾曼第的一道名餚, 最近則是因為Julia Child而聲名大噪. 當年Julia Child就是吃了麥年比目魚而愛上了法國料理. 當時是清教徒的Julia Child 沒見過魚頭(全魚料理), 對於美國人的“eat to live”, 與法國人的“live to eat”有很大的衝擊. 進而讓Julia Child到巴黎藍帶學院學做法國料理. 二戰後的30 年間, Julia Child以法國料理引導美國人如何吃好東西, 其中Julia的許多食譜便是諾曼第料理. (可見在當時Julia Child的年代是無減肥意識的)
Meunière麥年, 是種傳統法式料理手法, 將食材沾裹蛋液、麵粉, 入鍋用奶油煎. 麥年比目魚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力, 必須先將整片魚皮先剝起來, 再沾料及煎煮. 正統的諾曼第麥年比目魚以及當年Julia Child 吃的那到比目魚應該是全魚(有魚頭的), 而亞都這次提供的比目魚是去魚頭的, 可能是受限於需要長橢圓形的大盤子, 而採的折衷方案. (據韓老師所說, 諾曼第麥年比目魚應該是要用長橢圓形的大銅盤, 而這樣得一只大銅盤就要差不多台幣一萬元)
一邊吃著這道麥年比目魚, 一邊想像著當年Julia Child吃這道料理時那種驚為天人的心情.
亞都的這道麥年比目魚, 表皮微酥, 肉質軟嫩, 所以很快地, 我的餐盤上就只剩下魚骨頭了!
點心是~ 法式乳酪盤.
下面這張地圖是韓良露老師的諾曼第地圖, 其中有幾個韓老師在上課時有特別提到的地方~~
Rouen(盧昂): 是諾曼第的首府. 從巴黎搭快車只需約50分鐘; 盧昂大教堂, 莫內畫過; 還有聖女貞德當時被囚的塔, 被燒的市政廳前; 盧昂市中心的市場; 盧昂吃全牛, 以牛雜料理出名, e.g. 牛胸腺肉、牛頭肉、牛頰肉、牛肚、 牛肝; 這兒的牛吃富含礦物質的牧草 盧昂老市場附近有牛料理有名的餐館 (法國比較不吃牛排(菲力或沙朗)) . 韓老師還提到~ 盧昂城市有種老熟與安靜的氛圍. 冷冷的空氣中也總是霧霧的, 這樣的城市味道與諾曼第料理很搭.
Dieppe: 海濱度假地, <追憶似水年華>作者普魯斯特與家人去海邊度假的地方 (海水較涼, 這兒的人雖穿著泳裝, 但大都不下水)
Honfleure: 崎嶇的漁港, 莫內畫荷花前, 有在這兒畫, 是個很美的諾曼第漁村
Trouville-sur-Mer: 產飴貝, 小蝦, 淡菜 (海鮮是在秋天後成熟 所以秋天海鮮較肥美較有油脂), 這兒的假日市集可試吃
Isigny: 有名的奶油 (全世界最高級的奶油)
Cherbourg: 有渡輪通英國多佛港, 因為法國關稅與酒較便宜, 所以有不少倫敦人是當天搭渡輪往返, 只為了買酒與菸
其他: Pont L’Eveque, Camembert
另外, 伊蓮覺得莫內迷可以在諾曼第找到許多莫內的蹤跡, 如首府盧昂的大教堂或諾曼第的漁港......
韓老師也提到幾項諾曼第的名物~~
** Cheese: 諾曼第的cheese大多是生奶製成的, 但外銷的牛奶會煮沸. 其中Camembert 是法國三大cheese之一, 適合配蘋果酒或葡萄酒, 可在火上炕一炕 夾在法國麵包裡吃. 其他有名的諾曼第cheese還有 Livarot、Brillat-Savarin、Pave d'Auge、Camembert de Normandie、Pont-L'Eveque, 除了Pave d'Auge, 都可以在微風超市買得到
** Fruits de la mer: 海鮮盤, 建議在海港小鎮吃最新鮮最好吃
** 諾曼第土壤富饒, 盛產蘋果, 很多諾曼第的料理或點心, 皆有蘋果的蹤跡. 當地的蘋果白蘭地因而有自己的名稱 calvados. 因為諾曼第菜餚非常rich, 當地人總習慣在飯後喝cavados, 他們說是可以把胃打通一個洞, 然後再繼續進食
** 諾曼第區主要喝羅亞爾河的葡萄酒, 因為與羅亞爾河附近有淵源
韓良露老師這天提到過, 有個澳洲家庭因為非常喜歡法國, 後來舉家遷移到法國諾曼第, 買古堡, 生活... 後來還經營一種專給貴婦的套裝行程, 含7天古堡住宿, 餐點, 酒, 烹飪課....還出書.......
當時伊蓮突然想到自己書架上的一本書<在我的法國餐桌>, 回家後把書找出來, 對了, 韓老師說的就是這本書. 這本是當時一看到書名就毫不考慮買下來的書. 我也從網站上找到作者Jane Webster 的網站 At my french table 原來, 作者於書上所提的法式生活及法國餐桌就是在諾曼第.
因為這天餐會的點心是法國cheese盤, 總覺得沒有吃點甜的來做ending, 就好像缺了甚麼似的. 所以餐會結束後, 伊蓮就在亞都一樓的Liz Gastro選了3個小蛋糕, 帶回外公外婆家, 準備慰勞外公外婆及卡卡與阿特. 這三塊小蛋糕分別是~ 藍莓塔、蘋果派、蘋果千層派 (因為蘋果是諾曼第重要的水果, 所以特別選二款與蘋果有關的點心)
在小蛋糕後作怪的頑皮小孩. 已經連續第二個星期在媽咪餐會活動結束後要求要在外公外婆家過夜. 對卡卡與阿特來說, 這樣可以每個星期住外公外婆家的暑假生活除了可增添一些不同的能量與歡樂, 也代表他們長大獨立的一小步. (當然伊蓮也可以利用這段時光讓腦袋繼續神遊法國)
後記一: 韓老師有提到首府盧昂有二位名人, 一位是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 另一位是寫包法利夫人的福樓拜. 福樓拜在包法利夫人一書中形容盧昂人是腦滿腸肥, 這的確與諾曼第料理非常高熱量有關. 小鎮醫生的太太包法利夫人, 每天吃的飽飽的, 但天生不安於室, 嚮往每隔段時間去巴黎....... 福樓拜藉此本小說來反映以巴黎為中心的"外省文化", 以及外省人中的中產階級的無聊.... (以後有機會去諾曼地時, 一定要先讀一讀<包法利夫人>, 以更深層地了解諾曼第的人, 還有那種巴黎文化vs.外省文化的衝突矛盾與歧視....)
後記二: 這次餐會伊蓮坐的位置燈光較昏暗, 所以拍出來的照片色澤大都偏黃, 剛好當天在玩相機時, 猛然發現我的相機可以把照片後製成類似Lomo機的相片風格. 所以在這篇網誌上, 伊蓮就直接把在亞都巴賽麗廳的餐會拍的偏黃照片都後製成Lomo風了. 這樣的感覺, 吻合韓良露老師所說~ 諾曼第適合在秋天與冬天去拜訪, 就是那種秋冬中冷冷霧霧的氛圍了.
留言列表